ooc什么意思(00c什么意思)
资讯
2023-11-17
7
1. ooc什么意思,00c什么意思?
OOC(OutOfCharacter)是ACGN用语,常出现在角色扮演和同人文学中,意为“不符合个性,预料不及”。其中包括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在进行跑团或在网络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RP)活动时,脱离所扮演的角色,做出和世界背景和角色定位相脱离的言行,破坏角色扮演氛围的行为。
其二是指在同人文学创作中扭曲人物性格,使人物完全脱离原型,说出原角色不可能说出的话,做出原角色不可能做的事。
2. 句子前面带个嘛是什么意思?
#号一般来说是某个话题什么的。*号一般来说是注意事项。以上都没有固定用法,不用担心。
ooc则是指崩皮,即OUT OF CHARACTER 的缩写,指脱离人物原来性格。有的人在戏前加了个“ooc注意”,可能只是比较谦逊的说法。名朋能结交很多戏友,还是不错的。欢迎提问。
3. ooc警告什么意思?
OOC警告什么意思?
OOC警告是ACGN用语,全称是Out Of Character,常出现在角色扮演中,意为“不符合个性,预料不及”。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指在进行跑团或在网络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RP)活动时,脱离所扮演的角色,做出和世界背景和角色定位相脱离的言行,破坏角色扮演氛围的行为。二是在同人文学创作中扭曲人物性格,使人物完全脱离原型,说出原角色不可能说出的话,做出原角色不可能做的事。
4. 明宣宗母亲张氏是否如大明风华演的?
电视剧《大明风华》从摄像效果到服化道具都堪称一流!尤其帝王的装束,彻底摒弃了一身明黄,回归了本色——明清帝王的龙袍本就是什么颜色都有,远不只是明黄一种色彩!而且,皇帝也不是天天穿着龙袍,平日里同样会穿其他服饰。单就这一点而言,电视机《大明风华》是必须予以肯定的。
但是,这部电视剧也同样存在现而今所谓“历史剧”的通病——篡改历史。最明显者,莫过于极力洗白孝恭章皇后孙氏(剧中叫“孙若微”)和严重黑化废后胡善祥了!更让人无语的是,景泰帝朱祁钰居然成了胡善祥的儿子……真不知道棺材里的吴贤妃会不会哭诈尸呢?
书归正传,说一说孝恭章皇后孙氏与婆婆诚孝昭皇后张氏的关系。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张氏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孙若微”这个儿子自己挑选的媳妇儿!在“孙若微”成为皇太后之后,太皇太后张氏与这位儿媳的关系也不太和谐,于是便有了提问者所谓的“太皇太后张氏被太后孙氏所压制”之说。那么,真实历史上这对婆媳的关系究竟如何呢?四个字——凑合着过!
婆媳的“蜜月期”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孙若微”是所谓“靖难遗孤”,她与明宣宗朱瞻基认识,纯属巧合!但真实历史上的孝恭章皇后孙氏却不是什么“靖难遗孤”,也不可能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婆婆诚孝昭皇后张氏还是孙氏的“伯乐”。
史载,孙氏的父亲是永城县主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副县处级干部”。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是永城人,作为明成祖朱棣的亲家母、时任皇太子朱高炽(明仁宗)的丈母娘,她回乡自然地方官是要出面接待的。一来二去,这位彭城伯夫人便和孙氏的父亲孙忠混熟了,后来还看上了孙忠聪明伶俐的闺女。于是,便将这个女孩介绍给了自己的女儿、时任太子妃张氏作“预备儿媳”。张氏见这个姑娘生得乖巧伶俐,也非常喜欢,便将这个才十几岁的女孩留在了身边,亲自教习宫廷礼仪,准备待适龄之后嫁给儿子朱瞻基(明宣宗)为妻。对此,朱瞻基也心知肚明,二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说“青梅竹马”似乎也不为过。
如果说张氏选择孙氏一点私心没有,也言过其实了。明王朝之永乐之后,多了一条铁律——后妃及宗室配偶必须来自民间,贵族世家女子不得参选。如此一来,因为张氏的缘故受封彭城伯的张氏家族摇身一变也成了“贵族世家”,张家女子是不能参选的。换言之,张氏不能选自家人做儿媳。于是,与自家关系不错的孙氏便成了“替代品”。说白了,张氏此举无非还是为了巩固张氏家族的地位和利益,远没有一些人所说的那么高尚。而这,也是后来张氏与孙氏关系迅速恶化的一个大前提。
张氏原本小算盘打得啪啪响,自己将来成为皇后、太子妃也成了“自己人”,老张家最起码也可以显贵三代!只可惜,张氏的老公公明成祖却出了幺蛾子。在朱瞻基大婚前夕,因为司天监的一些缘故,或许是八字不合、又或许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明成祖直接否决了儿媳选的这个孙媳,另给孙子朱瞻基指了一个媳妇儿,就是后来的废后胡善祥。
明宣宗废后,婆媳矛盾激化对于胡善祥这个祖父强行“摊派”的媳妇儿,朱瞻基也不喜欢。但彼时的明仁宗朱高炽只是皇太子,身边还有两个胞弟——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虎视眈眈,张氏和朱瞻基即便一万个不愿意也不敢公然违逆明成祖,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但后来明宣宗废后祸根也自此埋下。
对于张氏来说,虽然不乐意,倒也无关痛痒。但朱瞻基不干了,他打心眼里不喜欢胡善祥……可名分已定,朱瞻基也没辙。洪熙元年,胡善祥成了太子妃。宣德元年,胡善祥又成了皇后,孙氏就只能屈居贵妃之位了。刚刚即位的明宣宗为了表达自己对这桩婚事的不满、同时也为了释放废后的政治信号,在册立胡善祥为皇后的同时,违反明王朝妃嫔有册无宝的祖制、给视为贵妃的孙氏也铸造了一尊金宝!
宣德二年,孙氏为明宣宗生下了庶长子朱祁镇(明英宗),这是明宣宗的第一个儿子,之前无论胡善祥还是孙氏,生的都是女儿,而这彼时唯一的儿子也给了明宣宗绝佳的废后理由。“无子”,多么冠冕堂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位需要有人继承,这不仅是私事,更是国之根本!可事实上呢,胡善祥已经接连生下了两个女儿,谁敢说她就永远生不出儿子?很显然,这就是欲加之罪!可明宣宗就拿这“欲加之罪”无限上纲上线,硬是于宣德三年正式废黜了胡善祥,以“母凭子贵”为由将孙氏推上了皇后的宝座。
孙氏借着儿子来事儿,硬是把堂堂皇后胡善祥挤兑成了“道姑”!这也让张氏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这位儿媳了——如果哪天自己挡了这位儿媳的道,她会如何对待自己?不言而喻!自此,张氏对孙氏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急转弯,开始有意无意地压制孙氏的气焰。史载,胡善祥被废之后,婆婆张氏时常召其到自己宫中居住。更严重的是,这位张太后在宫中设家宴时,硬生生将废后胡善祥安排坐到了时为皇后的孙氏上首!张氏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我只认胡善祥这个儿媳,你孙氏永远都是妾!孙氏心中一万个不痛快,可张氏是皇帝丈夫明宣宗的亲妈,她不痛快也没辙!在张氏的庇护下,胡善祥虽然被废,日子过得却不算凄凉。
明英宗即位,婆媳“凑合着过”宣德十年,四十岁还不到的明宣宗驾崩,孙氏的儿子朱祁镇成了皇帝,孙氏也水涨船高成了皇太后。或许有人要说了,那孙氏还不得挤兑死婆婆张氏啊?还真不至于。为什么?因为孙氏虽然成了皇太后,可张氏比她“级别”更好,人家是太皇太后!更重要的是,你是皇帝的亲妈不假,可人家也是皇帝的亲奶奶呀!谁也不比谁差。
而且,明王朝和众多朝代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后宫不得干政”执行得还是比较到位的。无论太皇太后还是皇太后,都没有理所当然替代皇帝行使皇权的权力,不存在“垂帘听政”“临朝称制”之说!加之辅政的“三杨”是明仁宗时期的旧臣,与张氏关系更加亲近。所以,遇到内阁无法解决的问题,最终拍板决定的依然是太皇太后张氏。但张氏也仅仅拥有拍板权而已,说白了就是有否决权,却没有决策权、更没有执行权。什么意思呢?内阁定好大方案,张氏只能决定同意与不同意,却不能直接干预内阁和“三杨”的具体工作!这是一种相互制衡,为的就是防止皇权旁落。一旦明英宗成年,收回权力顺理成章。至于孙氏,也只能干瞪眼,没辙!
在这段时期里,张氏与孙氏的关系非常紧张,但也没有彻底撕破脸,用标题中的那四个字再贴切不过了——“凑合着过”。张氏这个太皇太后挤兑不了孙氏这个皇太后,孙氏这个皇太后想挤兑张氏这个太皇太后也基本不可能……在婆婆张氏的庇荫之下,废后胡善祥的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驾崩。孙氏多年媳妇终于熬成了婆,可架不住儿子明英宗长大了,皇帝自己亲政了,她依旧啥权力也没捞着……所以说,电视剧《大明风华》中皇太后“孙若微”替皇帝批折子的戏纯属子虚乌有,别太当真。张氏也不像电视剧中那么软弱,这位太皇太后还是相当强势的,她在世期间,后来的权宦王振也不敢造次、只能老实本分做人!最后,孙氏只能把气撒到胡善祥头上。在张氏去世的第二年,胡善祥因为悲伤过度也去世了。孙氏将对婆婆的种种不满全都发泄到了已故的胡善祥身上,对于这位曾经的皇后,孙氏只给了她一个嫔御等级的葬礼!也足见孙氏的“小肚鸡肠”了,她可远没有电视剧《大明风华》里的“孙若微”那么大度!自此,孙氏与婆婆张氏的恩恩怨怨也划上了一个不算太圆满的句号……
综上所述,真实历史上的诚孝昭皇后张氏远不像电视剧《大明风华》里的那位那么“软弱可欺”,这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女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孝恭章皇后孙氏压制张氏,而是张氏一直压着孙氏!电视剧中彻底将二人的地位颠倒了。正是因为有了强势的婆婆张氏,胡善祥被废之后才能顺风顺水一直活到了正统八年。如果没有张氏,可以想象,胡善祥的结局恐怕未见得比清高宗废后纳喇氏好多少……从头至尾最可怜的是胡善祥,一直为命运所裹挟、身不由己,根本不像电视剧《大明风华》里那么“腹黑”。
5. v1340是什么东西?
您好,这是网卡的信息,启动项的意思是网卡启动。
6. 糖精是什么意思和梗?
糖精原本是指在工业上使用的糖精,一般用在食品工业做人工合成甜味剂使用。
但现在经常被用来形容无脑甜的小说和电视剧,其中的情节就像工业上的流水线,全都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没有自身特色和独立思考,通过融入一些很火的甜宠文的梗(因为这样逐渐变成了烂梗),也就是无脑跟风,达到为了甜而甜的目的,情节千篇一律,读起来味同嚼蜡,难以下咽。
糖精一般都会有这些梗:出了矛盾就doi、“红着眼”、“把命给你”、莫名其妙主角相爱、人设频繁ooc等等。
7.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陈玉成?
陈玉成(1837-1862年),原名丕成,广西藤县客家汉人,祖籍广东翁源。太平天国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幼时失去父母, 14岁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因骁勇善战,被封为英王。咸丰三年(1853年),随军西征,屡有战功。1862年陈玉成在寿州(今安徽)被太平天国叛徒苗沛霖诱骗中计,被解送清营。陈玉成面对敌人,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五月初八,在河南延津县慷慨就义,时年仅26岁。陈玉成可以说是太平天国中后期力挽狂澜的人物,也是晚清时期著名将领。
陈玉成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幼时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祖父母去世后,跟随叔父生活。陈玉成身材不高,双眼下各有一块微斑,被人戏称为“四眼狗”!喜欢向人学习文化、讨教武艺。金田起义后,因为年龄小,给太平军初期著名战将罗大纲当“近侍”,由于罗大纲经常做先锋,陈玉成就随之经常在一线作战,学到了不少领兵打仗的经验。1853年3月太平军定都天京(江宁,今南京)后,因功被提升为“左四军正典圣粮”(中下等运粮官),主管粮运保障。
同年夏,太平军北伐、西征。17岁的陈玉成被安排在韦志俊(又名韦俊,韦昌辉的弟弟,后变节)部下作战。次年(1854年),太平军攻武昌数月不下,驻守应城的陈玉成奉命增援武昌。陈玉成经汉川、蔡甸由长江进入武昌,6月26日夜,陈玉成亲率5百精壮士兵利用夜色,在各路友军配合支援下,悄悄爬上武昌东部城头。然后大呼:城攻破了,快逃呀!清军不知就里,以为城真的已被攻占,吓得慌忙夺门而逃。陈玉成因功擢升为“殿右三十点检”(四等上级军官)。负责统领、指挥军后十三军和水营前四军。
此前,也就是1854年5月,林绍璋与韦志俊攻湖南,在湘潭为湘军所败,曾国藩趁机反攻。陈玉成奉命增援,他艺高人胆大,亲率18名勇士乔装湘军军士,混入敌营和水师,夜定时分在敌营中放火,点燃湘军战船,烧毁湘军军营数座、大小战船3百余艘。然曾国藩对此不管不顾,继续猛攻林绍璋、韦志俊。太平军无奈,只能节节败退。陈玉成率本部坚决抗击,但大势所趋,没能顶住湘军的进攻。10月14日,武昌又告失陷。接着,曾国藩率水陆大军顺江而下,攻占了江西南昌、九江一带。湖广总督胡霈率兵攻克蕲春、广济等太平军重镇。这年秋,太平军名将石达开从安庆率军来援,稍后在九江大败曾国藩。
秦日纲率西征军此时在田家镇、半壁山一带防御。陈玉成奉命坚守蕲春附近的阵地,重点阻止胡霈东进、牵制湘军东援。11月中下旬,湘军水师来犯,陈玉成率本部水师坚决迎战,击毙湘军悍将白仁虎。然陈玉成毕竟年轻气盛,一口气逆水追击10余里,遭到湘军水师包围,损失船只300余艘。陈玉成哪受得了这个气。次日,又亲自带人潜入敌营,焚毁敌战船一部分。陈玉成坚决抵抗,有力牵制了湘军水师东援。曾国藩也承认:说陈玉成“蕲州(蕲春)贼船不过百余,而牵缀我军不能直攻下游,初四、初五半壁山大战,我水师不能援应,此贼诡计也”。然曾国藩毕竟船多军广,一半与陈玉成对峙,一半极速顺水开往江西。
11月27日,湘军水师为增援“鄱阳湖大战”(又称九江大战),在陆师配合下,涉险强冲半壁山,陈玉成指挥水、陆各种火炮猛烈轰击,虽然给予敌舰很大杀伤,但还是没能阻止住湘军的东向增援!与此同时,陈玉成所部陆师毕竟人数所限,又是连续作战,连吃饭都在战场上轮流进行,睡觉就更是奢望了。然在陈玉成带领下,斗志不减,终于将阵前之敌击溃。秦日纲等部在田家镇、半壁山等作战也是异常艰苦。敌我双方都在反复冲杀,但就是打不破胶着的状态。就在这时,陈玉成率部不顾疲劳、突然从敌侧后杀到,踹掉了清军都司杨名声、副都统魁玉、总兵杨昌驷的数十座军营、帐篷,给予他们守军巨大的杀伤。但此时田家镇已经失守、湘军水师已经东去,半壁山再战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秦日纲、陈玉成撤往广济(今湖北武穴),不久,秦日纲继续东撤,陈玉成部留守继续在大河铺、双城驿一带转战,后奉秦日纲之命退守安徽宿松。
石达开结束了九江湖口大战(鄱阳湖大战),取得大胜,负责统一指挥西征军。1855年2月16日,石达开命秦日纲、陈玉成乘清军沮丧之际西出反攻。陈玉成、秦日纲率部击溃驻守在广济的湖广总督杨霈部清军万余人,连克蕲州、黄州、汉阳等地。杨霈则从武昌逃往德安(今湖北安陆)。陈、秦兵分两路各自作战。4月,陈玉成兵出汉北,连克汉川、应城、德安。陈玉成为了大量消灭敌军,主动放弃德安,继续北上。清湖广总督杨霈则因“坐视不救”罪被清廷免职。陈玉成接着在随州平林、五里墩一带与河南来援的清西安将军扎拉芬部决战,阵中斩杀了扎拉芬。为调动敌军出战,陈玉成又放弃了随州,返回德安。8月,陈玉成与由随州尾随而来的清新任钦差大臣西凌阿部两万余人展开大战,在应山、平林大败西凌阿,招降大批兵将。陈玉成在汉北一带东冲西突、飘忽不定,将清军耍得团团转,有力支援了太平军收复武昌的战斗。后来湖北流传“三十点检回马枪”的民谣,说的就是陈玉成在这段时间的战斗经历。
此时,天京、镇江一带粮道经常受到清军“红单船”袭扰,不久,天京西面重要的屏障芜湖被清军所占,接着皖北重镇庐州(今合肥)失守,清军又在天京东面城外筑建了所谓的“江南大营”,在扬州城郊筑建了“江北大营”。1856年2月,天京急调秦日纲、陈玉成部东援。2月16日,秦日纲部熊步高前往镇江救援,途中被清军拿获。只好再命陈玉成部秘密顺江而下,从镇江东部敌军背后发起攻击;镇江守军吴如孝居中协同;李秀成部从西面敌后发起攻击、并策应秦日纲正面对清江南大营的作战。战斗如同计划一样顺利,陈玉成在成功解了镇江之围后,与李秀成等踏平了清营16座,攻破了清军的“江北大营”,占领了扬州。接着他们西进与秦日纲联手又攻克了清军的“江南大营”。
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不少要道、重镇失守,环境、形势恶化。李秀成、陈玉成分别调驻皖南、皖北。此后,太平军主要重担就落在了他们二人的肩上。期间,他们相互支援、相互配合,打了不少胜仗。1856年底,清军猛攻桐城(今属安徽安庆),陈玉成飞马赶到,领兵西上,占领庐江(舒县,今属安徽合肥)、引军界河(今合肥肥西),攻取大关,包抄清军背后、切断了敌军粮道,接着又协助李秀成内外夹击,杀得清军屁滚尿流、狼狈逃窜。
1857年春,陈玉成转战鄂豫皖三角地区一带,后攻占蕲春、黄梅、广济、罗田、英山、麻城、黄安(今湖北红安)等地,打了不少漂亮仗。1857年,陈玉成被封为正掌率,李秀成被封为副掌率(相当于军区正、副司令),总理国事。次年夏,陈玉成、李秀成分任前军主将和后军主将(相当于战区司令)。太平军继1857年底京口(镇江)、瓜州(扬州)失陷后,1858年春,清军又在天京、浦口等地复建“江南、江北大营”。5月,江西九江失守,天京又处于敌军包围状态。8月初,陈玉成、李秀成等各路将领在枞阳(今属安徽铜陵)召开作战会议,部署作战任务。23日,陈玉成率军两万攻克庐州(合肥),直趋滁州,在全椒乌衣镇与李秀成部会师。当时,清军江北大营主帅德兴阿驻营浦口,兵力约1万5千多人,但分散在周边几个地方。26日,陈玉成攻克小店、李秀成攻破陡冈,27日,陈、李联手发起对浦口总攻,击毙副都统裴音保、乌尔恭额,德兴阿逃往扬州,清江北大营再度被踏平。后陈玉成攻六合,李秀成取天长,他们联手又克复了扬州。基本解除了敌人截断天京供应的威胁,初步缓和了天京危机。
咸丰八年(1858年),也就是陈玉成、李秀成再克清江北大营期间,湖广总督官文策军南围安庆、北路攻庐州。湘军统领李续宾帅5千精锐围攻三河镇。陈玉成得报,急忙从江苏率军赶回三河镇南的金牛镇。随后李秀成也率军赶到白石山。李续宾11月5日打算乘雾奇袭金牛镇,企图一鼓而胜。哪知陈玉成早有防备,只是当天雾气太大,敌我难辨:只听战鼓声,不见刀枪鸣。天近午时,大雾散去。李续宾三鼓而竭,陈玉成一鼓作气杀了出来。李秀成闻声赶到,将湘军分割包围,击毙了李续宾,踏破李部军营七座。取得了“三河镇大捷”!官文闻讯急忙撤围而走。湘军此败,元气大伤,一年多都没敢再来进攻!
就在此后不久,太平军滁州守将李昭寿、江浦守将薛之元先后叛变投敌,协助清军占领了浦口,天京江北门户再度洞开。陈玉成、李秀成联手转战六合、滁州、来安、天长、扬州等地。将清军调得团团转,收复了浦口。接着陈玉成接连克复了舒城、桐城等地。1859年4月,陈玉成被封为英王,时年22岁。
这年底,曾国藩养精蓄锐,分四路进攻安徽。陈玉成远在天京,参与指挥二破江南大营的战斗。其余部则在万屯潜山、援太湖与清军相持。1860年1月中旬,陈玉成部将原捻军将领张乐行、龚得树等在安庆地灵港伏击湘军,毙伤1千余人。一个月以后,两军再战罗山冲、小池驿。太平军不支,几十座营垒全部被毁,损失惨重。当陈玉成再破江南大营后,赶回西线,已经无法挽回败局。曾国藩、胡林翼则加紧部署进攻安庆的计划:从1861年8月28日开始,派重兵对安庆采取围而不攻,准备困毙安庆。9月5日凌晨,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在北城轰塌城墙,蜂拥登城,攻入城内,大肆屠杀。守将叶芸来、平西主将吴定彩及万余守军全部殉难,安庆陷落,太平军“安庆保卫战”失败!陈玉成退守庐州。同治元年(1862年)2月末,清军名将多隆阿与钦差大臣袁甲三合军逼攻庐州,与陈玉成部太平军多次激战,于5月13日占领庐州城。陈玉成仅率余部数千人北走寿州,他的家人全部罹难!洪秀全却在这时候给他来了一个“革黜”的处分!
此前,也就是1862年初,陈玉成感到危机,便给在河南、陕西的部下陈得才、马融和、张乐行、赖文光等去信要他们尽快赶回庐州救援,又连续写信向天京的陈坤书求援,谁知这些信件全部落入清军手中,哪里能等得到援军呢?陈玉成心急如焚,两天后,接到在寿州的苗沛霖密书,要他去寿州。这个苗沛霖原是安徽凤台的一个落第秀才,1854年为抗击农民起义,受当地政府之命督办团练(相当于还乡团),势力得到很大扩张,苗沛霖很快官升道员(俗称道台)。1856年,苗沛霖率军参加与捻军的作战,自认颇有“功绩”,但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加官进爵,因此对上级心存不满。1860年举兵反清,兵败后投靠太平军,被洪秀全钦封为“奏王”。后见太平军渐呈颓势,1862年初,他接受清内阁学士、会办军务、后为钦差大臣的胜保诱惑拉拢,暗中降清。(此后苗沛霖又举兵反清,1863年,在安徽蒙城被清军僧格林沁部击败后,为自己的部下所杀。)
陈玉成见太平军在皖北的根据地丧失殆尽,又迟迟不见陕西、河南、天京援兵。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接到驻守寿州的“太平军”苗沛霖密件,让他指挥寿州之兵,暂图大计。陈玉成未辨忠奸,便欣然领兵前往寿州。陈玉成刚到寿州,就被苗沛霖的伏兵所擒获,接着引诱陈玉成投降,被陈玉成严词拒绝。1862年5月21日,苗沛霖将陈玉成押往清钦差大臣胜保的军营。
在胜保的大堂上,陈玉成坚贞不屈,拒不下跪,他毫无惧色,痛斥胜保历次败绩,大骂胜保毫无廉耻。胜保想以荣华富贵诱降,被陈玉成喝斥:“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1862年6月4日,陈玉成在河南延津(今属河南新乡)被凌迟所害,年仅26岁。陈玉成临刑前曾仰天长叹:“太平天国去我一人,江山也便去了一半矣”!
清湖北巡抚胡林翼说太平军:“贼中精锐,只四眼狗一支耳,其他何足虑耶”!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士日记》中说他:“貌甚秀美,绝无杀气”!清赵雨村在《太平天国亲历记·被掳纪略》中说陈玉成:“威名震天地,是天朝第一个好角色”。《清史稿·洪秀全传》说:“玉成凶狠亚杨秀清,而战略尤过之”!出自对手之口,可见陈玉成是多么优秀的太平军青年将领啊!因此,陈玉成被后人称为“在太平天国众多人才之中,被誉为是‘第一个好角色’”!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ooc什么意思,00c什么意思?
OOC(OutOfCharacter)是ACGN用语,常出现在角色扮演和同人文学中,意为“不符合个性,预料不及”。其中包括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在进行跑团或在网络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RP)活动时,脱离所扮演的角色,做出和世界背景和角色定位相脱离的言行,破坏角色扮演氛围的行为。
其二是指在同人文学创作中扭曲人物性格,使人物完全脱离原型,说出原角色不可能说出的话,做出原角色不可能做的事。
2. 句子前面带个嘛是什么意思?
#号一般来说是某个话题什么的。*号一般来说是注意事项。以上都没有固定用法,不用担心。
ooc则是指崩皮,即OUT OF CHARACTER 的缩写,指脱离人物原来性格。有的人在戏前加了个“ooc注意”,可能只是比较谦逊的说法。名朋能结交很多戏友,还是不错的。欢迎提问。
3. ooc警告什么意思?
OOC警告什么意思?
OOC警告是ACGN用语,全称是Out Of Character,常出现在角色扮演中,意为“不符合个性,预料不及”。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指在进行跑团或在网络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RP)活动时,脱离所扮演的角色,做出和世界背景和角色定位相脱离的言行,破坏角色扮演氛围的行为。二是在同人文学创作中扭曲人物性格,使人物完全脱离原型,说出原角色不可能说出的话,做出原角色不可能做的事。
4. 明宣宗母亲张氏是否如大明风华演的?
电视剧《大明风华》从摄像效果到服化道具都堪称一流!尤其帝王的装束,彻底摒弃了一身明黄,回归了本色——明清帝王的龙袍本就是什么颜色都有,远不只是明黄一种色彩!而且,皇帝也不是天天穿着龙袍,平日里同样会穿其他服饰。单就这一点而言,电视机《大明风华》是必须予以肯定的。
但是,这部电视剧也同样存在现而今所谓“历史剧”的通病——篡改历史。最明显者,莫过于极力洗白孝恭章皇后孙氏(剧中叫“孙若微”)和严重黑化废后胡善祥了!更让人无语的是,景泰帝朱祁钰居然成了胡善祥的儿子……真不知道棺材里的吴贤妃会不会哭诈尸呢?
书归正传,说一说孝恭章皇后孙氏与婆婆诚孝昭皇后张氏的关系。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张氏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孙若微”这个儿子自己挑选的媳妇儿!在“孙若微”成为皇太后之后,太皇太后张氏与这位儿媳的关系也不太和谐,于是便有了提问者所谓的“太皇太后张氏被太后孙氏所压制”之说。那么,真实历史上这对婆媳的关系究竟如何呢?四个字——凑合着过!
婆媳的“蜜月期”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孙若微”是所谓“靖难遗孤”,她与明宣宗朱瞻基认识,纯属巧合!但真实历史上的孝恭章皇后孙氏却不是什么“靖难遗孤”,也不可能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婆婆诚孝昭皇后张氏还是孙氏的“伯乐”。
史载,孙氏的父亲是永城县主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副县处级干部”。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是永城人,作为明成祖朱棣的亲家母、时任皇太子朱高炽(明仁宗)的丈母娘,她回乡自然地方官是要出面接待的。一来二去,这位彭城伯夫人便和孙氏的父亲孙忠混熟了,后来还看上了孙忠聪明伶俐的闺女。于是,便将这个女孩介绍给了自己的女儿、时任太子妃张氏作“预备儿媳”。张氏见这个姑娘生得乖巧伶俐,也非常喜欢,便将这个才十几岁的女孩留在了身边,亲自教习宫廷礼仪,准备待适龄之后嫁给儿子朱瞻基(明宣宗)为妻。对此,朱瞻基也心知肚明,二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说“青梅竹马”似乎也不为过。
如果说张氏选择孙氏一点私心没有,也言过其实了。明王朝之永乐之后,多了一条铁律——后妃及宗室配偶必须来自民间,贵族世家女子不得参选。如此一来,因为张氏的缘故受封彭城伯的张氏家族摇身一变也成了“贵族世家”,张家女子是不能参选的。换言之,张氏不能选自家人做儿媳。于是,与自家关系不错的孙氏便成了“替代品”。说白了,张氏此举无非还是为了巩固张氏家族的地位和利益,远没有一些人所说的那么高尚。而这,也是后来张氏与孙氏关系迅速恶化的一个大前提。
张氏原本小算盘打得啪啪响,自己将来成为皇后、太子妃也成了“自己人”,老张家最起码也可以显贵三代!只可惜,张氏的老公公明成祖却出了幺蛾子。在朱瞻基大婚前夕,因为司天监的一些缘故,或许是八字不合、又或许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明成祖直接否决了儿媳选的这个孙媳,另给孙子朱瞻基指了一个媳妇儿,就是后来的废后胡善祥。
明宣宗废后,婆媳矛盾激化对于胡善祥这个祖父强行“摊派”的媳妇儿,朱瞻基也不喜欢。但彼时的明仁宗朱高炽只是皇太子,身边还有两个胞弟——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虎视眈眈,张氏和朱瞻基即便一万个不愿意也不敢公然违逆明成祖,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但后来明宣宗废后祸根也自此埋下。
对于张氏来说,虽然不乐意,倒也无关痛痒。但朱瞻基不干了,他打心眼里不喜欢胡善祥……可名分已定,朱瞻基也没辙。洪熙元年,胡善祥成了太子妃。宣德元年,胡善祥又成了皇后,孙氏就只能屈居贵妃之位了。刚刚即位的明宣宗为了表达自己对这桩婚事的不满、同时也为了释放废后的政治信号,在册立胡善祥为皇后的同时,违反明王朝妃嫔有册无宝的祖制、给视为贵妃的孙氏也铸造了一尊金宝!
宣德二年,孙氏为明宣宗生下了庶长子朱祁镇(明英宗),这是明宣宗的第一个儿子,之前无论胡善祥还是孙氏,生的都是女儿,而这彼时唯一的儿子也给了明宣宗绝佳的废后理由。“无子”,多么冠冕堂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位需要有人继承,这不仅是私事,更是国之根本!可事实上呢,胡善祥已经接连生下了两个女儿,谁敢说她就永远生不出儿子?很显然,这就是欲加之罪!可明宣宗就拿这“欲加之罪”无限上纲上线,硬是于宣德三年正式废黜了胡善祥,以“母凭子贵”为由将孙氏推上了皇后的宝座。
孙氏借着儿子来事儿,硬是把堂堂皇后胡善祥挤兑成了“道姑”!这也让张氏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这位儿媳了——如果哪天自己挡了这位儿媳的道,她会如何对待自己?不言而喻!自此,张氏对孙氏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急转弯,开始有意无意地压制孙氏的气焰。史载,胡善祥被废之后,婆婆张氏时常召其到自己宫中居住。更严重的是,这位张太后在宫中设家宴时,硬生生将废后胡善祥安排坐到了时为皇后的孙氏上首!张氏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我只认胡善祥这个儿媳,你孙氏永远都是妾!孙氏心中一万个不痛快,可张氏是皇帝丈夫明宣宗的亲妈,她不痛快也没辙!在张氏的庇护下,胡善祥虽然被废,日子过得却不算凄凉。
明英宗即位,婆媳“凑合着过”宣德十年,四十岁还不到的明宣宗驾崩,孙氏的儿子朱祁镇成了皇帝,孙氏也水涨船高成了皇太后。或许有人要说了,那孙氏还不得挤兑死婆婆张氏啊?还真不至于。为什么?因为孙氏虽然成了皇太后,可张氏比她“级别”更好,人家是太皇太后!更重要的是,你是皇帝的亲妈不假,可人家也是皇帝的亲奶奶呀!谁也不比谁差。
而且,明王朝和众多朝代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后宫不得干政”执行得还是比较到位的。无论太皇太后还是皇太后,都没有理所当然替代皇帝行使皇权的权力,不存在“垂帘听政”“临朝称制”之说!加之辅政的“三杨”是明仁宗时期的旧臣,与张氏关系更加亲近。所以,遇到内阁无法解决的问题,最终拍板决定的依然是太皇太后张氏。但张氏也仅仅拥有拍板权而已,说白了就是有否决权,却没有决策权、更没有执行权。什么意思呢?内阁定好大方案,张氏只能决定同意与不同意,却不能直接干预内阁和“三杨”的具体工作!这是一种相互制衡,为的就是防止皇权旁落。一旦明英宗成年,收回权力顺理成章。至于孙氏,也只能干瞪眼,没辙!
在这段时期里,张氏与孙氏的关系非常紧张,但也没有彻底撕破脸,用标题中的那四个字再贴切不过了——“凑合着过”。张氏这个太皇太后挤兑不了孙氏这个皇太后,孙氏这个皇太后想挤兑张氏这个太皇太后也基本不可能……在婆婆张氏的庇荫之下,废后胡善祥的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驾崩。孙氏多年媳妇终于熬成了婆,可架不住儿子明英宗长大了,皇帝自己亲政了,她依旧啥权力也没捞着……所以说,电视剧《大明风华》中皇太后“孙若微”替皇帝批折子的戏纯属子虚乌有,别太当真。张氏也不像电视剧中那么软弱,这位太皇太后还是相当强势的,她在世期间,后来的权宦王振也不敢造次、只能老实本分做人!最后,孙氏只能把气撒到胡善祥头上。在张氏去世的第二年,胡善祥因为悲伤过度也去世了。孙氏将对婆婆的种种不满全都发泄到了已故的胡善祥身上,对于这位曾经的皇后,孙氏只给了她一个嫔御等级的葬礼!也足见孙氏的“小肚鸡肠”了,她可远没有电视剧《大明风华》里的“孙若微”那么大度!自此,孙氏与婆婆张氏的恩恩怨怨也划上了一个不算太圆满的句号……
综上所述,真实历史上的诚孝昭皇后张氏远不像电视剧《大明风华》里的那位那么“软弱可欺”,这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女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孝恭章皇后孙氏压制张氏,而是张氏一直压着孙氏!电视剧中彻底将二人的地位颠倒了。正是因为有了强势的婆婆张氏,胡善祥被废之后才能顺风顺水一直活到了正统八年。如果没有张氏,可以想象,胡善祥的结局恐怕未见得比清高宗废后纳喇氏好多少……从头至尾最可怜的是胡善祥,一直为命运所裹挟、身不由己,根本不像电视剧《大明风华》里那么“腹黑”。
5. v1340是什么东西?
您好,这是网卡的信息,启动项的意思是网卡启动。
6. 糖精是什么意思和梗?
糖精原本是指在工业上使用的糖精,一般用在食品工业做人工合成甜味剂使用。
但现在经常被用来形容无脑甜的小说和电视剧,其中的情节就像工业上的流水线,全都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没有自身特色和独立思考,通过融入一些很火的甜宠文的梗(因为这样逐渐变成了烂梗),也就是无脑跟风,达到为了甜而甜的目的,情节千篇一律,读起来味同嚼蜡,难以下咽。
糖精一般都会有这些梗:出了矛盾就doi、“红着眼”、“把命给你”、莫名其妙主角相爱、人设频繁ooc等等。
7.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陈玉成?
陈玉成(1837-1862年),原名丕成,广西藤县客家汉人,祖籍广东翁源。太平天国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幼时失去父母, 14岁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因骁勇善战,被封为英王。咸丰三年(1853年),随军西征,屡有战功。1862年陈玉成在寿州(今安徽)被太平天国叛徒苗沛霖诱骗中计,被解送清营。陈玉成面对敌人,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五月初八,在河南延津县慷慨就义,时年仅26岁。陈玉成可以说是太平天国中后期力挽狂澜的人物,也是晚清时期著名将领。
陈玉成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幼时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祖父母去世后,跟随叔父生活。陈玉成身材不高,双眼下各有一块微斑,被人戏称为“四眼狗”!喜欢向人学习文化、讨教武艺。金田起义后,因为年龄小,给太平军初期著名战将罗大纲当“近侍”,由于罗大纲经常做先锋,陈玉成就随之经常在一线作战,学到了不少领兵打仗的经验。1853年3月太平军定都天京(江宁,今南京)后,因功被提升为“左四军正典圣粮”(中下等运粮官),主管粮运保障。
同年夏,太平军北伐、西征。17岁的陈玉成被安排在韦志俊(又名韦俊,韦昌辉的弟弟,后变节)部下作战。次年(1854年),太平军攻武昌数月不下,驻守应城的陈玉成奉命增援武昌。陈玉成经汉川、蔡甸由长江进入武昌,6月26日夜,陈玉成亲率5百精壮士兵利用夜色,在各路友军配合支援下,悄悄爬上武昌东部城头。然后大呼:城攻破了,快逃呀!清军不知就里,以为城真的已被攻占,吓得慌忙夺门而逃。陈玉成因功擢升为“殿右三十点检”(四等上级军官)。负责统领、指挥军后十三军和水营前四军。
此前,也就是1854年5月,林绍璋与韦志俊攻湖南,在湘潭为湘军所败,曾国藩趁机反攻。陈玉成奉命增援,他艺高人胆大,亲率18名勇士乔装湘军军士,混入敌营和水师,夜定时分在敌营中放火,点燃湘军战船,烧毁湘军军营数座、大小战船3百余艘。然曾国藩对此不管不顾,继续猛攻林绍璋、韦志俊。太平军无奈,只能节节败退。陈玉成率本部坚决抗击,但大势所趋,没能顶住湘军的进攻。10月14日,武昌又告失陷。接着,曾国藩率水陆大军顺江而下,攻占了江西南昌、九江一带。湖广总督胡霈率兵攻克蕲春、广济等太平军重镇。这年秋,太平军名将石达开从安庆率军来援,稍后在九江大败曾国藩。
秦日纲率西征军此时在田家镇、半壁山一带防御。陈玉成奉命坚守蕲春附近的阵地,重点阻止胡霈东进、牵制湘军东援。11月中下旬,湘军水师来犯,陈玉成率本部水师坚决迎战,击毙湘军悍将白仁虎。然陈玉成毕竟年轻气盛,一口气逆水追击10余里,遭到湘军水师包围,损失船只300余艘。陈玉成哪受得了这个气。次日,又亲自带人潜入敌营,焚毁敌战船一部分。陈玉成坚决抵抗,有力牵制了湘军水师东援。曾国藩也承认:说陈玉成“蕲州(蕲春)贼船不过百余,而牵缀我军不能直攻下游,初四、初五半壁山大战,我水师不能援应,此贼诡计也”。然曾国藩毕竟船多军广,一半与陈玉成对峙,一半极速顺水开往江西。
11月27日,湘军水师为增援“鄱阳湖大战”(又称九江大战),在陆师配合下,涉险强冲半壁山,陈玉成指挥水、陆各种火炮猛烈轰击,虽然给予敌舰很大杀伤,但还是没能阻止住湘军的东向增援!与此同时,陈玉成所部陆师毕竟人数所限,又是连续作战,连吃饭都在战场上轮流进行,睡觉就更是奢望了。然在陈玉成带领下,斗志不减,终于将阵前之敌击溃。秦日纲等部在田家镇、半壁山等作战也是异常艰苦。敌我双方都在反复冲杀,但就是打不破胶着的状态。就在这时,陈玉成率部不顾疲劳、突然从敌侧后杀到,踹掉了清军都司杨名声、副都统魁玉、总兵杨昌驷的数十座军营、帐篷,给予他们守军巨大的杀伤。但此时田家镇已经失守、湘军水师已经东去,半壁山再战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秦日纲、陈玉成撤往广济(今湖北武穴),不久,秦日纲继续东撤,陈玉成部留守继续在大河铺、双城驿一带转战,后奉秦日纲之命退守安徽宿松。
石达开结束了九江湖口大战(鄱阳湖大战),取得大胜,负责统一指挥西征军。1855年2月16日,石达开命秦日纲、陈玉成乘清军沮丧之际西出反攻。陈玉成、秦日纲率部击溃驻守在广济的湖广总督杨霈部清军万余人,连克蕲州、黄州、汉阳等地。杨霈则从武昌逃往德安(今湖北安陆)。陈、秦兵分两路各自作战。4月,陈玉成兵出汉北,连克汉川、应城、德安。陈玉成为了大量消灭敌军,主动放弃德安,继续北上。清湖广总督杨霈则因“坐视不救”罪被清廷免职。陈玉成接着在随州平林、五里墩一带与河南来援的清西安将军扎拉芬部决战,阵中斩杀了扎拉芬。为调动敌军出战,陈玉成又放弃了随州,返回德安。8月,陈玉成与由随州尾随而来的清新任钦差大臣西凌阿部两万余人展开大战,在应山、平林大败西凌阿,招降大批兵将。陈玉成在汉北一带东冲西突、飘忽不定,将清军耍得团团转,有力支援了太平军收复武昌的战斗。后来湖北流传“三十点检回马枪”的民谣,说的就是陈玉成在这段时间的战斗经历。
此时,天京、镇江一带粮道经常受到清军“红单船”袭扰,不久,天京西面重要的屏障芜湖被清军所占,接着皖北重镇庐州(今合肥)失守,清军又在天京东面城外筑建了所谓的“江南大营”,在扬州城郊筑建了“江北大营”。1856年2月,天京急调秦日纲、陈玉成部东援。2月16日,秦日纲部熊步高前往镇江救援,途中被清军拿获。只好再命陈玉成部秘密顺江而下,从镇江东部敌军背后发起攻击;镇江守军吴如孝居中协同;李秀成部从西面敌后发起攻击、并策应秦日纲正面对清江南大营的作战。战斗如同计划一样顺利,陈玉成在成功解了镇江之围后,与李秀成等踏平了清营16座,攻破了清军的“江北大营”,占领了扬州。接着他们西进与秦日纲联手又攻克了清军的“江南大营”。
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不少要道、重镇失守,环境、形势恶化。李秀成、陈玉成分别调驻皖南、皖北。此后,太平军主要重担就落在了他们二人的肩上。期间,他们相互支援、相互配合,打了不少胜仗。1856年底,清军猛攻桐城(今属安徽安庆),陈玉成飞马赶到,领兵西上,占领庐江(舒县,今属安徽合肥)、引军界河(今合肥肥西),攻取大关,包抄清军背后、切断了敌军粮道,接着又协助李秀成内外夹击,杀得清军屁滚尿流、狼狈逃窜。
1857年春,陈玉成转战鄂豫皖三角地区一带,后攻占蕲春、黄梅、广济、罗田、英山、麻城、黄安(今湖北红安)等地,打了不少漂亮仗。1857年,陈玉成被封为正掌率,李秀成被封为副掌率(相当于军区正、副司令),总理国事。次年夏,陈玉成、李秀成分任前军主将和后军主将(相当于战区司令)。太平军继1857年底京口(镇江)、瓜州(扬州)失陷后,1858年春,清军又在天京、浦口等地复建“江南、江北大营”。5月,江西九江失守,天京又处于敌军包围状态。8月初,陈玉成、李秀成等各路将领在枞阳(今属安徽铜陵)召开作战会议,部署作战任务。23日,陈玉成率军两万攻克庐州(合肥),直趋滁州,在全椒乌衣镇与李秀成部会师。当时,清军江北大营主帅德兴阿驻营浦口,兵力约1万5千多人,但分散在周边几个地方。26日,陈玉成攻克小店、李秀成攻破陡冈,27日,陈、李联手发起对浦口总攻,击毙副都统裴音保、乌尔恭额,德兴阿逃往扬州,清江北大营再度被踏平。后陈玉成攻六合,李秀成取天长,他们联手又克复了扬州。基本解除了敌人截断天京供应的威胁,初步缓和了天京危机。
咸丰八年(1858年),也就是陈玉成、李秀成再克清江北大营期间,湖广总督官文策军南围安庆、北路攻庐州。湘军统领李续宾帅5千精锐围攻三河镇。陈玉成得报,急忙从江苏率军赶回三河镇南的金牛镇。随后李秀成也率军赶到白石山。李续宾11月5日打算乘雾奇袭金牛镇,企图一鼓而胜。哪知陈玉成早有防备,只是当天雾气太大,敌我难辨:只听战鼓声,不见刀枪鸣。天近午时,大雾散去。李续宾三鼓而竭,陈玉成一鼓作气杀了出来。李秀成闻声赶到,将湘军分割包围,击毙了李续宾,踏破李部军营七座。取得了“三河镇大捷”!官文闻讯急忙撤围而走。湘军此败,元气大伤,一年多都没敢再来进攻!
就在此后不久,太平军滁州守将李昭寿、江浦守将薛之元先后叛变投敌,协助清军占领了浦口,天京江北门户再度洞开。陈玉成、李秀成联手转战六合、滁州、来安、天长、扬州等地。将清军调得团团转,收复了浦口。接着陈玉成接连克复了舒城、桐城等地。1859年4月,陈玉成被封为英王,时年22岁。
这年底,曾国藩养精蓄锐,分四路进攻安徽。陈玉成远在天京,参与指挥二破江南大营的战斗。其余部则在万屯潜山、援太湖与清军相持。1860年1月中旬,陈玉成部将原捻军将领张乐行、龚得树等在安庆地灵港伏击湘军,毙伤1千余人。一个月以后,两军再战罗山冲、小池驿。太平军不支,几十座营垒全部被毁,损失惨重。当陈玉成再破江南大营后,赶回西线,已经无法挽回败局。曾国藩、胡林翼则加紧部署进攻安庆的计划:从1861年8月28日开始,派重兵对安庆采取围而不攻,准备困毙安庆。9月5日凌晨,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在北城轰塌城墙,蜂拥登城,攻入城内,大肆屠杀。守将叶芸来、平西主将吴定彩及万余守军全部殉难,安庆陷落,太平军“安庆保卫战”失败!陈玉成退守庐州。同治元年(1862年)2月末,清军名将多隆阿与钦差大臣袁甲三合军逼攻庐州,与陈玉成部太平军多次激战,于5月13日占领庐州城。陈玉成仅率余部数千人北走寿州,他的家人全部罹难!洪秀全却在这时候给他来了一个“革黜”的处分!
此前,也就是1862年初,陈玉成感到危机,便给在河南、陕西的部下陈得才、马融和、张乐行、赖文光等去信要他们尽快赶回庐州救援,又连续写信向天京的陈坤书求援,谁知这些信件全部落入清军手中,哪里能等得到援军呢?陈玉成心急如焚,两天后,接到在寿州的苗沛霖密书,要他去寿州。这个苗沛霖原是安徽凤台的一个落第秀才,1854年为抗击农民起义,受当地政府之命督办团练(相当于还乡团),势力得到很大扩张,苗沛霖很快官升道员(俗称道台)。1856年,苗沛霖率军参加与捻军的作战,自认颇有“功绩”,但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加官进爵,因此对上级心存不满。1860年举兵反清,兵败后投靠太平军,被洪秀全钦封为“奏王”。后见太平军渐呈颓势,1862年初,他接受清内阁学士、会办军务、后为钦差大臣的胜保诱惑拉拢,暗中降清。(此后苗沛霖又举兵反清,1863年,在安徽蒙城被清军僧格林沁部击败后,为自己的部下所杀。)
陈玉成见太平军在皖北的根据地丧失殆尽,又迟迟不见陕西、河南、天京援兵。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接到驻守寿州的“太平军”苗沛霖密件,让他指挥寿州之兵,暂图大计。陈玉成未辨忠奸,便欣然领兵前往寿州。陈玉成刚到寿州,就被苗沛霖的伏兵所擒获,接着引诱陈玉成投降,被陈玉成严词拒绝。1862年5月21日,苗沛霖将陈玉成押往清钦差大臣胜保的军营。
在胜保的大堂上,陈玉成坚贞不屈,拒不下跪,他毫无惧色,痛斥胜保历次败绩,大骂胜保毫无廉耻。胜保想以荣华富贵诱降,被陈玉成喝斥:“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1862年6月4日,陈玉成在河南延津(今属河南新乡)被凌迟所害,年仅26岁。陈玉成临刑前曾仰天长叹:“太平天国去我一人,江山也便去了一半矣”!
清湖北巡抚胡林翼说太平军:“贼中精锐,只四眼狗一支耳,其他何足虑耶”!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士日记》中说他:“貌甚秀美,绝无杀气”!清赵雨村在《太平天国亲历记·被掳纪略》中说陈玉成:“威名震天地,是天朝第一个好角色”。《清史稿·洪秀全传》说:“玉成凶狠亚杨秀清,而战略尤过之”!出自对手之口,可见陈玉成是多么优秀的太平军青年将领啊!因此,陈玉成被后人称为“在太平天国众多人才之中,被誉为是‘第一个好角色’”!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